您现在的位置: 加拉加斯  > 加拉加斯地理 > 正文 > 正文

反思中国高铁ldquo走出去rdq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8 14:37:58
◎国际关系专栏作家|S博士

中国当年帮沙特建轻轨,最后相关企业不但没从土豪那里赚到钱,还倒赔了几十亿人民币。

所以,过了几年,当沙特说要建高铁的时候,中国也强势参与竞标,只是在发现大坑依然后果断退出。

但吃一堑长一智更多的时候会让位于“健忘症”。

这不,几年前,中国高铁就在委内瑞拉又交了一大笔的学费。不同的是,沙特的轻轨好歹建成了,沙特人享受着中国工业的成果,还能说你一声好,而委内瑞拉的则可能打了水漂。

提出高铁“走出去”是在年。最高潮的时候,中国公司正在执行和重点跟踪的境外铁路项目超过20个,其中有小一半是高铁和准高铁。

那么,10多年过去了,“走出去”的效果到底如何?

当然是有赚有赔。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国人特别喜欢、又浓缩了中国诸多先进技术的高铁屡屡碰壁;反而是国人不那么看得上的普通铁路连创佳绩。

到底是为什么呢?

高铁走出去,最初当然是气势如虹,常令人满心欢喜。近些年则时常遇挫,让我们知道了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现实正变得越来越残酷。

年7月,土耳其伊安高铁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中国高铁迄今结出的最大硕果。

不过,人们的注意力总是容易集中在不那么好的消息上。由近往远说——

年,原计划在年建成的印尼雅万高铁,由于征地拆迁无法按时完成,一拖再拖,迄今看不到完工的一刻;

年5月,马来西亚新总理马哈蒂尔表示,决定取消新马高铁;

原来声称要在俄罗斯世界杯通车的莫斯科喀山高铁,到法国队都拿冠军了,还没有动工;

年6月,由于美国政府要求美国高铁必须美国造,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宣布终止与中国方面的合作,虽然两者刚刚签署了合作协议没多久;

年初,在完工无望的情况下,中国公司完全撤出委内瑞拉高铁项目,该项目烂尾;

年11月,墨西哥官方先是宣布中国公司中标该国高铁项目,但只过了3天,又宣布投标结果作废。

上述项目除了印尼好歹在推进,剩下基本上都是歇菜。

幸运的是,除了委内瑞拉项目造成的巨额损失,其它项目尚好。

为什么在海外建高铁这么难?

高铁的确是个好东西,许多国家体验过高铁之后,都会被它所吸引,恨不得自己的国家也能有。以前,只有极少数发达工业强国可以建造,人家要价实在太高,现在中国造价廉物美,而且四处推广,也就难免冲动一把。

然而,高铁真不是随便什么国家想有就有资格有的。

高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应民众快速、舒适出行需求而生。

拥有高铁是有门槛的,不能想当然——

高铁很贵,最起码你要建得起;

高铁维护、使用更是长期花钱的事,还要用得起;

高铁是复杂的高技术系统,日常管理也不能马虎。

站在中国立场上,除非是综合国家利益的考量,决定不惜赔本也要帮别人建,否则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不管能不能赚钱,至少不能赔钱;

2、项目能不能顺利实施;

3、对方的使用会不会败坏中国制造的口碑。

高铁的成本非常高,坦率地说,连发达国家都要权衡再三。

目前全世界共有22个国家(地区)拥有高铁,除了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三国剩下的全都是发达国家(地区)。

(世界高铁建造成本比较世界银行报告《中国高铁建设成本分析》(年7月))

根据年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6年前,世界高铁的平均造价为每公里2.03亿元人民币,中国的高铁平均造价仅为每公里1.2亿元人民币,是全世界最低的。

按照国际标准,最高运行时速公里就被称为高铁,事实上,速度越快,造价就越高。

以中国的经验而言,时速公里就比时速公里造价平均要高出30%以上。

只不过很多人没有太强烈的感觉而已。

举个例子吧,高铁有许多高架桥,平均一个桥墩就要万人民币。

所以,高铁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收入有密切的关系。

世界第一条高铁诞生在日本,名为“东海道新干线”。年动工,年投入运营,当时运营最高时速公里。

日本当时人均GDP不到美元,政府本不同意建设,是“新干线之父”十河信二先骗取了世界银行的贷款,钱不够时接着用国家信用破产绑架了日本政府,才最终建成,也让日本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法国第一条高铁年获政府批准,年正式开工,最高时速公里,年投入运营。年时,法国的人均GDP为美元。

德国由于有发达的高速公路网,所以直到年代中期法国高铁证明其经济性后才开始行动,德国第一条高铁在年投入运营,最高时速公里。年德国人均GDP超过美元。

按照国际上的定义,中国第一条达到高铁标准的线路是年的广深线,它是通过线路改造和技术升级实现的,最高时速公里。中国民众定义的第一条高铁则是年投入运营的京津线,时速为公里。

年,中国人均GDP接近0美元。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元出头,不过,考虑到广深线主要服务于广州、深圳、香港,广深两市当时的人均GDP则超过美元。

综合全球高铁建设史,叠加通胀、货币购买力缩水等因素,现在我们可以简略划出一道拥有高铁的最低门槛,对应最高时速公里标准:

人均GDP0美元,差不多就是得跨入世界银行所说的中高收入水平国家行列。

人均GDP只是最低门槛。

现在帮别人建高铁,基本上都要同时给对方巨额政府贷款。要收回这笔贷款,有的靠对方政府财政支付,有的要靠建成后的利润分期偿还,或者两种支付方式兼而有之。

于是,问题就来了,这个世界上能够支付高铁建设款的政府其实相当少!

全世界通车的4万多公里高铁中,除中国外,绝大多数运营线路里程集中50-0公里范围内。

据说丹麦有一段全世界最短的高铁,长度仅有5公里,不知道丹麦人怎么想的,这么短够不够火车加速的。

按照公里计算,取年世界平均造价每公里2亿元,大约就需要亿元人民币,约合90多亿美元。

为什么不使用中国高铁的平均成本呢?

那是因为中国高铁建设有其特殊性,类似征地、拆迁、环境评估……在中国基本都不成其为问题,但是换世界任何其它国家都可能变成无法逾越的障碍。比如俄罗斯高铁项目就卡在环评上,印尼、印度高铁项目延期都是因为拆迁……

和上面的概略估算相比,委内瑞拉项目四百多公里,造价75亿美元,实在是相当便宜了。

高铁随便一个小工程都需要三五十亿美元起,即使考虑到分期支付,政府财政收入如果低于四百亿就基本别想。

根据年的统计,世界上财政收入超过亿美元的国家(地区)只有大约40个。这些国家,如果再排除经济结构有致命缺陷的、社会动荡的、政局不稳的,领土太小的、人口太少的,基本上也就剩下不到30个了。

造得起,还有用得起的问题。

简单举一个例子,高铁是电老虎。有资料显示,时速千米的8节编组高铁每运营1小时耗电8度、时速千米的每小时耗电4度。

京沪高铁“复兴号”全程4.5小时,16节编组,一趟车全程下来用电量约6万千万时,一天开行4对,用电量约50万千万时。

像委内瑞拉这种连首都加拉加斯都经常停电的城市,印度这种每个月断4、5次电的国家,真没想明白它的高铁能跑得起来吗?

高铁跑不起来,结果就是没法盈利,自然偿还贷款就会遇到麻烦。

高铁不是白菜。白菜你送就送了,对方吃了还能念你个好。高铁很贵,开建了没完工,完工了跑不起来,跑得起来却隔三差五出故障,这对中国制造都是伤害。

从这个意义上讲,真的感谢在印度高铁竞标中日本赌上性命击败了中国,否则以印度人的国民性,中国哪个公司去估计最后都是赔钱。

相对而言,帮着广大发展中国升级改造既有铁路,可能对于中国高铁“走出去”是更加积极稳妥的方案,它可以规避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而且中国干这个,比谁都在行。事实上,效果也非常得好。

要分散投资、全球押注,就需跟准趋势,精准解读各类信号。掘金日本房产(Japan_gold)长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lajiasia.com/jljsdl/503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加拉加斯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