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拉加斯  > 加拉加斯文化 > 正文 > 正文

乐从文化导赏员培训第二期梁氏家庙耕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6/11 15:53:40
308仪器 http://m.39.net/disease/a_6203672.html
大墩梁氏家庙,这座始建于明朝的岭南建筑蕴藏着哪些有趣的历史记忆?乐从发布继续与你触摸古建,品味乡愁~

梁氏家庙

旗杆夹:古人在中了举人或者进士时,朝廷会给他一笔资金做祠堂门前的旗杆夹。规制分为两类:举人相对进士层级较低,旗杆直插地上。石条上写着中举的信息。科举有两类,一类是正常举办,每两年或三年一次的,另一类是恩科,恩科是指科举制度中于正科外皇帝特恩开科取士,如逢朝廷庆典等。进士旗杆夹的条石下面会有一个平台,而如果是进士的前三名,如状元、榜眼、探花,平台上会加多一个狮子。以显示不同等级。

梁氏家庙门前石磡

祠堂的前面一般会有一个水塘,但是因为地理的原因,顺德很多祠堂前面是一条河流,这条同安小河自东向南流,由大墩市场至梁氏家庙,全长约米,高3.5米。大家可以看到河边有一段石砌墙,叫做“石磡”。石磡位于同安小河东岸,与小河等长,高3米,由长为1.5米、宽0.4米的长条麻石,按照纵联砌置法构筑而成,并每隔6米设置一石耳,用来拴小船。石磡间设有埗头7个,方便村民挑水、洗涤,以及运载货物时上落。而岸上每条巷口对开都有穿过石砌墙的用于排放污水的水渠口。现在大家看到的石磡是重修过的,据考证,年代左右,大墩村几名梁姓族人到南美(委内瑞拉)后艰难谋生,生活与事业逐渐稳定后就捐了许多钱回来修筑石磡,这条石磡建筑非常精美,经历了百年风雨依然在发挥作用,在顺德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

大家现在看到祠堂门口的台阶只有两级半,这是因为祠堂及附近的路面重新整修过,抬高的路面覆盖了半级台阶。正常情况应该是三级、五级。

很多人好奇家庙和祠堂的区别,珠三角有句话叫做“顺德祠堂南海庙”。从概念来说,明朝开始,规定朝廷命官才有资格建造家庙,普通百姓可建祠堂。

梁氏家庙给人的感觉是很沉雄的,很有文气,因为它的整个结构是明代的,明代祠堂进驻比较收紧,不像清代那么宽。虽然比较小巧,但很扎实。花脊正中书写了“岭南春晓”几个字(应该是后人书写),两边是麒麟一类的神兽。

祠堂是为了祭祀祖先,延续后代,所以整个祠堂都跟生育有关,如麒麟送子,狮子寓意生息繁衍,首先适合家族的繁衍有关,其次才是福禄寿、官位这些元素。

梁氏家庙门堂檐板和狮子石雕

整个花脊涂成黑色,也有镇火之意思。左右两边的狮子,也有震慑的寓意,梁氏家庙的狮子做的比较小巧优雅,不像陈家祠那样丰腴。屋顶的瓦当是蓝色的,瓦当下的檐板非常漂亮,有喜上眉梢,有宝瓶(寓意保平安),还有芦苇,表示生命的延续。再看左右的鳌鱼,同样是有镇火的作用。石雕狮子托举的是金花,就是祭祀祖先神位时摆放的花。

金花是从佛山剪纸的工艺转换到石雕上的,把其中吉祥的含义放到狮子上面,狮子是动态的,金花是静态的,一动一静饱含了吉祥的含义。同时石雕狮子也有支撑顶梁的实际功能。两座狮子肚子滚圆,应该是清代维修时更换的。

梁氏家庙“鸾翔”门

梁氏家庙有三个门口,从门廊看很低调。鸾翔一门是族中弟子早上读书时进入的门,翥凤一门则是下午退出时所走的门。门上的砖雕刻着承建者的名号-赵记造。

金马坊石刻

再看金马坊,金马玉堂是古代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是读书人最高的身份。这是顺德唯一的一个金马玉堂坊石刻文物,非常珍贵。

翰林院学士,通常是科举考试状元、榜眼首先担任的官职,而科举进入到殿试非常困难,要经过童生、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竞争都非常激烈,而且读书耗费银两,非一般家庭能够承受。

再看塾台,梁氏家庙只有两个塾台,这是明代以后的礼制,门的附近用了红砂岩也表明这是明代建筑,精致简洁。

“一品当朝”屏风

再看屏风,有分流的作用,主人与客人从屏风两侧分开进入,在中堂相会。地砖也是标准的菱形铺法。屏风正中的轴线是祠堂最重要的一条线,一直延伸到神位。

盘龙石刻

再看拜亭下的盘龙石刻,上面有一条龙,黄河和龙门的形象,寓意鱼跃龙门。明代以来,屋檐的滴水滴在石刻正中,总有一汪活水。这是顺德唯一的团龙石碑,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是地位非常高的祠堂才有的石刻。

相传,小孩子趴在石刻上会肚子痛一天,其实这是一种保护方法,以一种咒语的形式让人远离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拜亭中悬挂的进士牌匾

再看拜亭,顺德有三座祠堂有亭,一座在右滩,一座在昌教,另一座就是梁氏家庙。当时梁衍泗做官以后皇帝赐予他进士牌匾,这里就建起一座圣谕亭,代表皇帝特赐的身份。

梁氏家庙整个结构是往上(高度)走的,而不是拉长宽度,这是明代的特点。

再看红色主梁,同样是代表血液的颜色,寓意能够让先祖的灵魂栖身。祠堂最早的主人梁衍泗,在明朝崇祯年间中进士,入翰林学士,与顺德第一名状元-黄士俊为亲家。(看画像),就可以看出这个是一名青年精干的官员。因为处于明末清初的年代,梁衍泗是的命运是比较坎坷的,在一次渡水的过程中身亡。

相传,梁衍泗回乡养病消息传开后,当地百姓自筹款项,汇往广东顺德大良后,但无人得知梁衍泗为大墩村人。此后明清交替,战乱不断,直到乾隆年间(-),县官清查库房,才查出此笔前朝巨款,于是在华盖里建“大墩翰林庙”一座,以作铭怀。

梁氏先祖画像

看一下明代的官帽,宋代官帽的“帽翅”很长,民间传说因为宋代优待文官,所以在朝堂上官员经常窃窃私语,为了防止官员在朝廷下交头接耳所以将帽翅设计很长。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传说。

明朝时,皇帝是非常严厉的,因此官帽的帽翅也随之变小。另外再看一下画像中的椅子,是有脚踏的。有一个成语叫“正襟危坐”,其中的“危”经常为解释为端正威严,其实溯源起来,“危坐”是指古时跪坐的姿势,椅子是后来才有的。

再看一下梁服初(字次狂),是中华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是孙中山的重要助手,在革命期间四处奔走筹款,他是代表南非到国民政府请愿的首领,后来在南非去世。

梁氏先祖画像

再看梁学源,他少时家道已落,年青时跟随伯父在梧州的木店里当木工,这后生仔聪明勤快,与梧州的顾客和左邻右里结下很好的人缘。一次,木店承造了当地学宫交办的一批书箱,因为未能依时起货,梁学源当众被学宫的官吏“啪、啪、啪”掴了三巴掌。受此侮辱的梁学源愤恨难当,拿起利斧狂奔到江边,大声喊道:“天呵,如果你要我梁学源靠这贱业终此一生,就让斧沉入江底,否则就让斧头浮出水面!”说罢,奋力把斧头掷向江中。此时正值枯水时节,落斧处水深只有几寸,斧头的木柄果然露出水面,见此奇景,人们都不禁大吃一惊。(摘自顺德城市网采访资料),后来考中进士,在广州越秀书院担任主讲。

再看黄小姐(黄士俊之女),就是大家闺秀的模样,非常端庄,看夫人的头饰,类似“凤冠”。古代皇帝的帽子叫“冕旒”,旒就是帽子前的珠子,不仅是装饰,更有规范行为的作用。皇帝戴着头饰,走路要稳,否则头饰会左右摇摆,撞到皇帝的脸。然而,当皇帝坐着的时候,他必须坐直,否则“门帘”会贴在皇帝的脸上或者挡住他的视线,从而影响君主的形象。因此,戴“门帘”帽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皇帝的行走和坐姿,使其看起来更加优雅庄重,展现一个国家君主的风采。“旒”还有“视而不见”的意思,表示帝王要不视非、不视邪,对邪恶的诱惑视而不见。女性头饰也有类似的作用。梁秩初中的是光绪年间的举人,曾经参与保卫海防。以上就是梁衍泗的后人。

看一下檐柱,如果向下有收紧结束的造型则是宋代的,而直着下来的是明清的,柱础很宽大的是明代的,根柱子大小相当的是清代的。再看装饰,除了蝙蝠还有蝴蝶,有两层含义:一是“耄耋”,寓意长寿,另一层是“胡”音同“福”。

“蟹壳青”石柱及家庙修整前的石柱础

再看一下两个旧的柱础,大约是在年前后,这里大规模的维修过,替换过一些构件。石柱是明朝的,叫做“蟹壳青”,青色的,很珍贵,现在比较少见。

梁氏家庙,从建筑上来看,并不高大雄伟,细细品味确实韵味悠长。从门前的旗杆夹到金马玉堂石刻,从“一品当朝”的屏风到进士牌匾,无一不展示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风骨与自豪。明末至今近年的时间,政权几经更迭,世事沧海桑田,而梁氏家族的文脉却未曾间断,耕读传家,诗书济世,心怀天下,积极入仕,这是梁氏家族的的精神气魄,也是乐从人积极进取精神的基因之一。所谓“人杰地灵”,大抵如此。

讲述者:李健明

整理者:方晓维

来源:乐从文化

审校:林楚琪、闵莘、张家铭编辑:佛山新闻网岑炽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lajiasia.com/jljswh/7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加拉加斯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