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拉加斯  > 加拉加斯旅游 > 正文 > 正文

口是心非欧洲扫货俄罗斯能源,加量买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5/14 15:27:45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美对俄罗斯的能源一直喊打喊杀,一心想斩断这条“命脉”,给俄罗斯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除了美国,欧洲几乎没人能拒绝俄罗斯能源。

当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只能用卢布”,西方一片哗然。

欧盟原本就不是什么能源大户,在商讨是否禁运俄罗斯燃气的时候,俄乌冲突进行了多久,欧盟几乎就吵了多久,但最终结论还是:无法达成一致,先买。

4月21日,对支持乌克兰一直“热情高涨”的英国,也突然被本国媒体爆料授权在5月底前用卢布支付俄天然气款项。

由于在短时间内难以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当天然气与俄罗斯卢布挂钩之后,欧洲猛然发现,这与和油价挂钩的美元一样拥有巨大的“杀伤力”,原本受制裁影响一路狂跌的卢布汇率稳步回升。

西方对俄罗斯投下“经济核弹”,在天然气“刚需”面前大打折扣。

石油方面也差不多是同样的状况。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爆料称,欧洲国家虽然天天把制裁挂在嘴边,但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量却持续反弹。

数据显示,今年4月,从俄罗斯港口出发运往欧盟的石油,平均每天有万桶,而在3月,这个数据是万桶。其中罗马尼亚、爱沙尼亚、希腊等国的进口量甚至翻了一倍。

报道援引船舶追踪数据称,荷兰壳牌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等跨国石油巨头和大宗商品贸易公司,都在租用船只,将俄罗斯的石油从波罗的海和黑海运往欧盟。

不仅如此,为规避政治压力和制裁措施,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石油在运输文件上被标记为“目的地未知”。

分析师和贸易商表示,这是一种“古老的规避制裁手段”,船上的石油会在海上转运到更大的油轮上,与其他国家的石油“混装”,一以规避制裁。伊朗和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遭受西方制裁的国家都曾采用过这种方法。

一些交易员还透露,市场上供应的不少“拉脱维亚混合油”、“土库曼斯坦混合油”等精炼产品,很可能就含有大量俄罗斯石油。

除此之外,波罗的海国家加大进口俄罗斯电力的消息,也同样引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lajiasia.com/jljsly/11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加拉加斯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