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拉加斯  > 加拉加斯地理 > 正文 > 正文

我国首例寨卡病毒患者已痊愈出院教你几招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0 13:52:48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bdfyy999.com/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通报,2月14日,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痊愈出院。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无相关症状。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认为,这一情况在预料之中,不会对我国的寨卡病毒防控形势的判断产生大的影响,寨卡病毒在我国大面积流行的风险依然很低。

(戳开更清晰)

江西杀灭成蚊清除蚊媒孳生地目前,工作人员已在患者住所、医院及周边环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灭蚊工作。江西省卫计委介绍,病例确诊后,江西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选派省级专家组驻点江西赣州市赣县,指导当地开展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并及时组织开展疫点处置,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寻找感染来源、病例搜索、杀灭成蚊、消除孳生地等工作。江西省卫计委指出,下一步工作将结合春夏季传染病防控要求,大力开展卫生防病工作,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蚊媒孳生地;并加强疫情监测,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香港过境寨卡病人仅在机场停留内地出现首宗外地传入寨卡病毒感染个案后,香港卫生防护中心11日表示,得悉患者曾短暂过境香港,其间只逗留机场,没有本地活动。该中心接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最新信息,指该名34岁男患者在2月2日(法国时间)搭乘法国航空公司AF航班从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前往法国巴黎,2月3日乘搭法航AF航班由巴黎飞往香港。该患者在香港时间2月4日下午6时抵埗,晚上8时从机场海天客运码头乘船前往深圳福永。据悉,特区政府卫生署港口卫生处已向法国航空公司和珠江海空联运有限公司跟进相关航机和船只的灭虫和病媒控制工作,并会在该航机和船只下次抵港时跟进检查,并称该处已加强巡查机场口岸,确保良好环境卫生和有效防治蚊患。广东寨卡病毒输入风险一直存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永慧称,虽然此次输入病例扩散风险低,但广东存在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媒伊蚊,而且广东和美洲地区的经贸和旅游往来频繁,因此寨卡病毒输入风险一直存在。广东疾控专家研判认为,广东地区进入春夏后气温会上升,如果防蚊灭蚊不力,则存在疾病传播风险。“寨卡病毒感染者大多症状轻微,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关节痛和结膜炎常见,很多人误以为是感冒不去就医。但患者作为传染源被伊蚊叮咬后,伊蚊再去叮咬他人,就造成了疾病传播。”张永慧认为,由于寨卡病毒病以轻症为主,不容易发现病例,也为疫情防控增加难度。对于江西的输入性病例,张永慧表示,广东、福建、江西三地建立了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会联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此外,粤港澳也同样有着通报协作机制,三地就“寨卡”的防控一直保持密切沟通。由于寨卡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因此张永慧呼吁民众,一定要为家庭安装防蚊的纱门纱窗,尤其是有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家庭,更要做好防蚊措施。新闻分析“寨卡”大面积流行风险较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出血热室主任李德新研究员介绍,随着当前全球人群流动加速,尤其是春节期间旅游、返乡人群增加,寨卡病毒病例传入我国的风险是可以预见的,我国卫生计生和疾控部门也已对此做出了安排和部署。他认为,这例输入性病例的确诊并不会影响此前对国内防控形势的判断。寨卡病毒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感染;监控显示,江西尚未发现蚊媒活动,而我国其他地区气温也都偏低,蚊媒活动较少。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李德新同时指出,尽管扩散风险低,但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按照相关诊疗方案和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严防疫情传播扩散。新闻延伸部分寨卡疫情国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率上升世界卫生组织1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美洲寨卡病毒流行的背景下,巴西、萨尔瓦多和委内瑞拉等国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主要症状为四肢软瘫,严重时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报告称,年巴西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率较此前一年增加了19%。去年7月,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报告的42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26位曾出现寨卡热症状。年11月,经实验室检测,7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被确诊感染寨卡病毒。今年1月,委内瑞拉共报告名与寨卡热存在关联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该国苏利亚州卫生部门初步分析显示,66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曾出现寨卡热症状,3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确诊感染寨卡病毒,其中1人死亡。世卫组织教你科学防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针对女性的寨卡病毒预防指导,强调防范蚊子叮咬是女性,特别是孕妇预防感染寨卡病毒的最佳途径。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科学地防蚊、驱蚊和灭蚊呢?午睡用蚊帐外出穿长袖全世界吸血的蚊子有按蚊、库蚊和伊蚊三种。能传播乙型脑炎的库蚊和传播疟疾的按蚊多在夜间活跃,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则在白天活动较多。世卫组织建议,睡觉,特别是白天睡觉,最好使用蚊帐,还应使用纱窗或关闭门窗防蚊。对于在寨卡疫情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者,世卫组织建议尽可能别让皮肤暴露在外,穿着浅色、长袖、稍显宽松的衣裤,衣物面料较为紧密最为理想。这是因为蚊子更容易被蓝色、绿色、黑色等深色吸引,紧身且面料稀疏的衣物仍然让蚊子有可乘之机。清理积水杜绝孳生有些蚊卵能在无水的情况下存活长达一年,少量积水足以让蚊卵发育成幼蚊,成年雌性蚊子在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后会携带该病毒,再通过叮咬他人传播病毒。因此源头防控、清理积水就显得格外重要。世卫组织建议,要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即使是少量水)的容器排空,使其保持清洁或加以遮盖,让蚊子无处孳生。科学安全使用驱蚊剂世卫组织建议,可在皮肤或是穿着的衣物上使用驱蚊剂,驱蚊剂中应当含有“避蚊胺”(DEET)这一成分。避蚊胺于年最先在美国开始使用,如今在驱蚊液、驱蚊花露水中仍然常见。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避蚊胺含量在10%到30%间的驱蚊产品对儿童和成年人都是安全的,两个月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使用含有这种成分的驱蚊产品。可根据户外停留时间的长短,选择不同避蚊胺浓度的驱蚊产品。避蚊胺浓度在30%的驱蚊液有效时间可达6小时。

来源:深圳卫计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lajiasia.com/jljsdl/8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加拉加斯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